传统身份鉴别技术与生物识别技术的比较

传统系统中使用的识别技术主要有以下两种:

(1)个人识别码和密码。两者可以组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这样做的关键是用户需要记住特定的信息(识别码、密码),一旦用户自己忘记,他们就无法证明自己的身份并被拒绝;如果识别码(密码)被他人知道,他人可以很容易地假装合法用户进入控制区域。目前,基于此身份识别机制的门禁/出入控制系统仍在广泛使用。不难看出,门禁/出入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和易用性存在很大问题。一旦非法入侵者假冒合法用户进入控制区,系统的审计验证机制就无法发现非法入侵的发生,更不用说提供非法入侵者的相关信息了。

(2)IC/感应式ID/RFID卡证(以下简称电子卡证)。与前一种类型相比,这种方法显然取得了显著进展。合法用户只需持卡即可进入控制区,因此没有忘记个人识别码或密码的问题。这种识别技术的问题是:

①伪造电子卡证件的可能性;

②电子卡证书不能保证持卡人是证书的真正所有者,换句话说,电子卡证书可能被他人借用或使用;

③人工检查可能出错或徇私舞弊,持卡人可能进入非授权区;

④遗失电子卡证书会给合法持卡人带来极大的不便。

由于借用和使用电子卡的可能性,人员进出的原始记录难以事后审计,导致系统审计验证机制失效;据相关统计,基于电子卡证书的访问控制/访问控制系统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生物认证技术是本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安全技术之一。生物认证技术将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盖茨曾预测:未来几年,以人类生物特征-指纹、语音、面像等方式验证的生物识别技术将成为IT工业上最重要的技术革命。

与上述两种传统的身份识别技术相比,基于人手掌、虹膜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安全性明显要高得多。从统计意义上说,人类的指纹、手掌、虹膜等生理特征是独一无二的,因此这些特征可以成为识别用户身份的基础。几年前,基于指纹识别技术的门禁/出入控制系统(指纹锁)成功开发并投放市场。从指纹锁的实际应用来看,该技术仍存在以下问题:

①需要高度的用户合作。用户在指纹采集过程中需要直接接触指纹采集器,容易产生侵犯感,降低用户对指纹识别技术的接受度;

②部分用户指纹难以收集,系统拒绝输入率高;

③实验表明,合法用户的指纹有可能被他人复制,这无疑降低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④如果系统出现异常情况,仅凭指纹信息很难知道进入人员的真实身份。这使得系统的审计和验证变得困难。

手掌和虹膜识别技术的识别精度一般高于指纹识别系统,但仍存在用户合作程度高、侵犯性强、使用专用设备、价格昂贵等缺点。

人脸识别技术。在典型的应用环境下,人脸识别技术的识别精度可以达到指纹识别技术的水平,其用户友好性明显高于其他几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价格适中,性能优越,更能被用户认可。人脸识别系统最大的特点是隐蔽性和非强迫性。它不需要你按手印,也不需要你的眼睛和其他合作动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识别是在你无意识的行为中完成的。因此,可广泛应用于国家安全、军事安全、公安司法、边境、民航、金融、保险等重要领域,当然也可用于单位考勤、家庭安全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价值。

在人脸识别技术出现之前,安全和公安部门面临着几个问题:

(1)如何在机场、车站、码头、酒店、购物中心等港口或公共场所的人群中找到特定的目标。安全部门和公安部门过去的做法只能依靠手动控制和蹲着。这样,除了消耗大量的警察外,还经常由于相关人员的疏忽而导致特定的目标泄漏;

(2)犯罪嫌疑人被控制后,不愿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也没有任何线索可以证明自己的身份。公安人员经常不得不释放他们,因为他们无法确认自己的身份。受害人身份确认也存在类似问题;

(3)在出入境管理方面,受控人员经常使用假身份证件成功逃离相关部门的监控。

经过多年的研究,基于视频的实时人脸识别系统、基于图像和视频的照片比较系统能够更好地满足安全和公安部门的需要。人脸识别系统的高速自动识别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从以往的人海战术中解脱出来,大大提高了全国和社会的安全防范水平,从而达到威慑犯罪、惩治犯罪分子、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安全的目的。作为安防行业的高端产品,基于人脸识别的数字监控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人脸识别对传统安全领域的重要性

数字监控系统

经过多年的发展,数字监控系统已成为安全行业的主流产品。目前,行业内许多企业广泛采用主流MPEG4、H.264编解码标准在编解码效率、图像质量、数据传输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技术进步。然而,由于当前系统专注于监控场景的记录,缺乏对图像的进一步分析和理解,存在先天性缺陷,影响了系统的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综上所述,现有的数字监控系统面临四大问题:

(1)确定监控场景中是否有人。

(2)监控对象难以识别。

(3)确定当前监控对象的身份。

(4)视频检索效率低,难度大,不能基于人脸图像等AV智能检索对象。

不难看出,上述四个问题是人脸识别的研究类别和应用领域。通过许多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这些问题在一定的应用条件下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因此,如果人脸识别技术与现有数字监控系统的有机结合,就能有效地解决当前数字监控系统的四个问题。

从系统实现的角度来看,现有数字监控系统使用的前端设备与人脸识别系统使用的成像系统一致,数字监控系统产生的视频流量(未编码)是人脸识别系统所需的数据源,换句话说,人脸识别技术与数字监控系统的结合没有系统实现障碍。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数字监控系统,主要用于完成人脸对象提取、图像理解等智能处理。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实现数字监控系统的智能升级。

人脸识别技术与数字监控系统的结合是安全行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综上所述,两者结合的意义在于:

(1)显著提高监控系统的智能化程度;

(2)根据监控行业的发展趋势,拓展了监控系统的应用领域,为传统监控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为广大用户提供智能视频检索手段,显著提高了系统的易用性;

(4)有效保护用户原有投资。

门禁/出入控制系统

除机电控制和网络通信外,门禁和出入控制系统的核心在于其身份识别机制和审计验证机制。在典型的应用环境下,人脸识别技术的识别精度可以达到指纹识别技术的水平,其用户友好性明显高于其他几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价格适中,性能优越,更能被用户认可。同时,人脸识别技术可以与数字监控系统无缝集成,为门禁/出入控制系统提供良好的审计验证机制,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易用性。

生物识别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Internet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网络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网络应用的关键在于如何在虚拟网络环境中确认用户的真实身份。自2005年4月1日起,我国首部电子签名法正式实施,为电子商务等应用提供了法律保障。现有电子银行的安全机制完全依赖于用户账户/密码/CA数字证书。反病毒专家认为,尽管网上银行应用了各种安全防范机制,如CA理论上讲,数字证书、防火墙、入侵检测等都是安全的,但这种安全机制主要应用于服务器,而忽视了对客户端安全的预防。所以很多类似网银盗窃的木马病毒都是通过客户端窃取用户账号和密码,从而窃取网银资金。账户/密码作为一种私人信息,应该只由合法用户掌握,但实际上可以复制/传播,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泄露,是合法还是非法盗窃。CA虽然数字证书很难窃取,但它仍然无法阻止物理上的非法攻击或某种黑客攻击。

一旦非法人员窃取合法账户/密码/CA数字证书后,网上银行交易系统的安全机制无效,事后审计结果无法知道交易员的真实身份。因此,号/密码/CA事实上,数字证书机制并不能防止他人非法盗窃或授权。随着网络病毒和黑客工具的泛滥,网上银行的安全形势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目前,在线银行最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确保客户端的安全。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最近发布的相关调查报告显示,76%不愿意选择网上银行的客户出于安全考虑。安全因素已成为阻碍网上银行业务发展的瓶颈,解决这一问题迫在眉睫。生物识别技术作为一种更安全证手段,生物识别技术可以考虑与现有的网上银行安全机制相结合,以解决当前网上银行安全机制存在的诸多问题。

附言:

全系列物联网产品一站式服务

主要产品包括高频/超高频读写器、手持数据收集器、远程读卡器、高频大中功率读写器、高频/超高频桌面读写器、高频开放门禁考勤通道、超高频防盗通道、高频/超高频模块、高频/超高频天线和电子标签。许多产品已经获得欧盟CE认证、日本VCC认证、美国FCC认证、台湾NCC认证、韩国KCC和EK认证。

产品已成功应用于物流管理、仓储管理、智能交通、电力检验、产品生命周期、防伪追溯、档案管理、服装管理、图书管理、物流培训、自动化、VIP,国内外客户对电子支付等应用领域的一致好评。

本文来源:rfid世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