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433MHzRFID的军用车辆管理

背景需求分析

目前,视频识别主要用于车辆管理,900MHz无源RFID、2.4GHz有源RFID但在军用车辆识别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视频识别技术:

A、由于军用车辆按车牌识别不方便,部分车牌需要覆盖,车牌视频识别技术没有实际意义。

B、车牌识别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车辆的速度,不便于车辆的快速行动。

C、视频识别技术在野外执行任务时不方便使用。

2、900MHz无源RFID技术:

A、由于无源RFID技术识别距离短(6)M)以及正面识别的特点,车辆在野外的识别受到很大限制,不便于野外任务车辆的快速识别。

B、 由于无源RFID技术识别需要正面识别,以确保识别率。因此,需要在进出口安装龙门,使天线面向车辆RFID卡,以确保高识别率;如果选择天线侧安装,识别率将大大降低。军营门一般不方便安装龙门,因此该方案存在识别率低的缺陷。

C、 由于军事特种车辆较多,车辆型号较多RFID安装在不同车辆上的高度和角度差异很大,这也是识别率低的另一个原因。

3、 2.4GHz有源RFID技术:

A、2.4GHz有源RFID虽然识别距离长(可达80M)、定向性能好,基本解决了进出营区的问题,但与433相比MHz有源RFID技术,由于2.4GHz有源RFID绕射性能差,在复杂的野外环境中执行任务的车辆识别存在识别距离较近的缺点。

B、对于一些特种车辆,因为2.4GHz有源RFID穿透性能不足,部分特种车辆识别距离短,导致部分特种车辆进出识别率不理想,影响野外识别。

433MHz有源RFID军用车辆管理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1、具有渗透性强、绕射性强、传输距离长等特点,适用于各种复杂的环境,特别有效地识别现场执行任务的车辆,可通过手持机快速、远程识别现场车辆。

2、鉴于433MHz电子标签可以同时适应各种特殊车辆,解决穿透性强、绕射性强的问题.4GHz有源RFID一些特种车辆的识别率问题。

3.自动远距离识别,读卡距离远(1-150米可调),适应车辆快速通过的识别。理论上,车速为200KM/H内部可有效识别。

4.有效解决无源问题RFID方案中车辆防爆金属网和车膜的屏蔽问题。

5.超低功耗,无辐射损伤,使用安全可靠。

6.安装方便,无需正面安装,解决了无源问题RFID电子标签在方案中必须面对天线的安装问题。

7.不增加读写器设备,允许车辆平行进出(最大平行量100台)。

8、由于433MHzRFID远距离特性强, 给手持机应用带来极大的便利。对于现场执行任务的车辆管理,只需使用手持机,通过车队附近的指挥车,就可以扫描附近的车辆信息。

9.对于大规模车队行驶,可以用手持机检查车辆是否落后,也可以用手持机检查车辆误入岔道,拦截并指挥相关车辆驶回正确道路。

另外,如果所有军用车辆均统一安装433MHz还可以用手持机轻松检查道路上行驶的假军车。

方案原理

该系统由应用软件服务器、监控计算机和RFID中继器RFID读写器和读写器RFID由电子标签组成。

主要实现思路是:将RFID将电子标签粘贴在车辆前挡风玻璃上,实现一车一卡。在营地或车库大门道路旁安装RFID门岗值班室配备管理计算机,安装中继器RFID读写器”。

当贴有“RFID电子标签车辆需要进出营区或车库时,RFID获取中继器RFID电子标签信号转发给RFID读写器”。根据“RFID读写器反馈RFID电子标签信息,监控计算机可以了解当前车辆信息和车辆进出状态,并将信息与应用程序服务器数据匹配,以获取车辆的任务信息。如有出车任务,则打开道闸,实现车辆放行,若无出车任务则关闭道闸(若车辆为回单位,则默认打开道闸)。

总体架构示意图:

车辆进出示意图:

叉车手持机检查示意图:

安福迪rfid电子标签读写器